我国成功研制轻小型水深探测激光雷达
创多项世界之最,广西自主研发,核心部件100%国产化
10月24日,广西自主研发的适用于小型无人机载的轻小型水深探测激光雷达GQ-23正式发布,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而且创下同类产品探测水深最深、体积最小、重量最轻、性价比最高等多项世界之最。
研发团队特意将这场科技成果转化发布会选在桂林甘棠江边举行。搭载GQ-23系统的无人机腾空而起,绿色激光束精准穿透水面。仅仅3分钟,就生成了1万平方米水域高精度水底地形模型。
“它成功打破了欧美国家长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通过直播观看演示的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激光雷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成难掩激动,“过去,我国此类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不仅价格高昂,更处处受制于人。”
该设备由广西测绘激光雷达智能装备中试基地联合多家单位研发,仅重3.2公斤,最大测深达2.6塞氏盘,即在清澈水域环境下可测到约20米水深。
“采用传统光学测量方式,像隔着毛玻璃看东西,特别是在内陆浊度水域,设备几乎失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必胜打比方说,“GQ-23就像擦亮了玻璃,水底20厘米大小的物体纹路都能清晰识别。”
此外,对于河道蜿蜒、浅滩密布、暗礁丛生的复杂水域,传统船载测绘常因船只无法安全抵近而束手无策,而GQ-23能灵活搭载于各类飞行平台,两三个人操作即可高效获取高精度数据。
“这双‘火眼金睛’的炼成,背后是长达13年的艰苦攻关。”项目负责人、桂林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周国清告诉记者,为了让激光雷达具备“透视”水域的能力,研发团队经过数千次实验,攻克了光学接收系统体积大、水底微弱回波信号探测难、多通道数据采集同步难三大关键技术难题。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测绘与地理信息学知名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具有自主原创性,解决了我国的迫切需求,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这款“广西智造”,包括芯片在内的核心部件100%国产化,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功申请49项中国发明专利和11项国际专利,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等多项大奖,已在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内陆江河湖泊水体等水域完成测试,并承担岛礁地形测绘、重要港口航道定期测量等多个国家级项目。
GQ-23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用于海洋工程、水利防汛、应急救援、航运安全、智慧海洋等领域。目前,首批产品已投放市场,售价不到国际同类产品的一半。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亚洲最大推力试车台具备双工位700吨级发动机试验
5月3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中国宇航新动力铜川试验...
首个区块链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参考架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是...
节奏稳效率升定价优前5月新股发行亮点凸显
全面注册制下,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科技创新的力度持续...
iPhone14直降千元、14ProMax直降1
京东苹果618大促将于今晚20点开启,iPhone14手机直降千...
全网618今日攻略:多款长江国产固态破冰新低,i
京东618京享红包:点此抽红包天猫618超级红包:点此抽红包致态...
PICO与Wisear合作,为旗下Neo3Pro
汉DM-i冠军版也好,汉DM-p战神版也罢,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