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湖北省科技援藏“十四五”重点项目,2025年7月8日上午9时,长江大学“长雅医支队”走进拉绥乡巧巴村,为当地村民提供入户医疗服务。三年来,团队累计完成20余户家庭的入户诊疗,发放各类常用药品100余份。团队聚焦藏区医疗资源短板,通过技术赋能与实地服务相结合,助力提升基层健康保障水平。
海拔3900米的巧巴村,97岁的巴桑多吉颤抖的手接过药盒,目光定格在藏汉双语的服药标签上。三小时前,这支背着药箱的医疗队刚推开他的屋门;而此刻,村道旁的金黄麦垛边,师生们正为偶遇的村民次仁测量血糖——义诊没有诊室边界,村民脚步所至处,皆是长雅医支队的“流动诊台”。
当一行人走进76岁阿列卓玛家时,老人正因风湿疼痛蜷在炉边。姜书记搭起老人的手,细细察看老人的关节情况。队员蹲身记录血糖数据,用藏语将用药说明逐字转述。转至88岁老人索朗曲珍家中,队员们发现老人错将安神药物当作“万能药”长期服用。姜书记立即制止了错误的服药行为,并对症下药。不同温度的手掌相叠,暖意漫过语言的边界,在皱纹与掌心间静静流淌。
入户的门槛尚未踏遍,高原的风已把义诊吹到路中央。长雅医支队走村入户途中,在村道旁偶遇村民次仁。见他面带倦容,姜书记主动上前询问身体状况,队员随即为他测量血糖。得知血糖值偏高后,大家用藏汉双语耐心讲解饮食禁忌与运动要点,还贴心地递上了健康手册。"没想到路上就能看病拿药,太方便了!"当义诊延伸至山间村道,"鄂藏一家亲"便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碎石路上并行的两串脚印。
返程途中,马骐老师注意到路边堆着刚收割还没晾晒的麦草,他立刻招呼大家:“来,搭把手!”师生们马上行动起来:有人弯腰抱起沉甸甸的草捆,有人仔细地把草铺开。藏族村民边巴站在一旁,不停地说着ensp;ensp;“托吉切”。麦芒沾满白大褂,成了村里一道暖心的风景。
从97岁老人昏暗的灶台边,到飘着草屑的晒谷场,药盒上的藏文注解与晒稻草的欢笑声,正悄然缝合着鄂藏之间3900米的海拔落差。长雅医支队将载着流动诊室,行走在山南陡峭的盘山路上,为守护边疆群众的生命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5月3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中国宇航新动力铜川试验...
,近日,《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参考架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是...
全面注册制下,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科技创新的力度持续...
京东苹果618大促将于今晚20点开启,iPhone14手机直降千...
京东618京享红包:点此抽红包天猫618超级红包:点此抽红包致态...
汉DM-i冠军版也好,汉DM-p战神版也罢,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